鼻咽癌全基因组杂合性缺失分析

被引:7
作者
邵建永
王辉云
黄晓明
黄丽惜
余杏娟
冯启胜
黄平
冯丙键
李锦添
曾益新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染色体; 杂合性缺失; 肿瘤抑制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63 [咽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全基因组染色体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定位NPC发生高频率LOH的区域,为定位NPC相关基因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用PCR微卫星多态性分析(335个位点)技术检测98例NPC肿瘤基因组DNA等位基因缺失。结果:在22对染色体中,19对染色体在所选取位点中有至少1个位点LOH频率≥30%,3对染色体(15号、20号和22号)无LOH频率大于30%的位点;在335个位点中,4个位点LOH频率≥60%,其中3个在3号染色体,1个在9号染色体;5个位点LOH频率介于50%~59%,其中3个在3号染色体,5号和11号染色体各1个位点;22个位点LOH频率介于40%~49%,52个位点LOH频率介于30%~39%;252个位点LOH频率低于30%,提示为背景缺失;LOH频率≥30%的位点主要集中于12个染色体臂,分布于:1p36-34,3p24-26,3p14-21,3q25-27,4q35-31,5q15-21和5q32-33,8p22-23,9p21-23和9q33-34,11p12-14,11q13-23,13q13-14和13q31-32,14q11-13,14q23-24,14q32。本研究新报道在染色体区带1p,5q和19q等发生高频率LOH,LOH精细图谱提示这些区域内可能存在与NPC相关的TSG。结论:NPC肿瘤细胞在多染色体区带发生高频率LOH是常见的分子事件,提示在这些缺失区,可能存在与NP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肿瘤抑制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25 / 12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显微切割鼻咽癌组织16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J].
郭颖 ;
方嬿 ;
梁启万 ;
李辉梅 ;
郝亚萍 ;
曾益新 .
癌症, 2000, (01) :1-5
[2]   原发性肝细胞癌1号染色体杂合子丢失的初步研究 [J].
邵建永 ;
李晓明 ;
刘宗石 ;
吴秋良 ;
梁小曼 ;
侯景辉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9, (01) :28-30
[3]  
Alterationsonchromosome3inendemicandnonendemicnasopharyngealcarcinoma .2 SungNS,ZengY,Raab-Traub. IntJCancer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