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的生成性

被引:17
作者
程广文 [1 ]
陈笃彬 [2 ]
机构
[1] 泉州师范学院
[2] 福州大学
关键词
教学; 生成性; 生活世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堂教学以现成的知识为中介,采取"教师—知识—学生"的逻辑结构展开。其前提性假设是:学生掌握知识以后就可以成为像知识创造者那样的人或者成为一个用知识去改变生活的人。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度的灌输、无意义的呈现、机械化的训练等强迫性的教学无处不在。这些课堂行为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因为真正的教学具有生成性。教学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在空间上具有一体性,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是生成的而非铸成的。教学的本质就在于生成,没有生成,教学的前提性假设就会落空,而生活世界就是教学的生成之域。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学原理.[M].(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哲学导论.[M].孙正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普通心理学.[M].叶奕乾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
[5]  
认识活动论.[M].高文武著;.人民出版社.1991,
[6]  
教学论.[M].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杜威(Dewey;J.)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德)胡塞尔(Hussrl;E.)著;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9]  
教学论稿.[M].王荣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0]   论教学的二重性 [J].
王鉴 ;
张晓洁 .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1)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