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长成及其法治化

被引:6
作者
张清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第三部门; 法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民社会理论主要致力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 /特征和法律文化特征 ,以及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之研究。通过对社会契约论的重新解读可以认识到经济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导致第三法域的形成。承认当前我们正经历法律体系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嬗变 ,确立独立于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的法律地位 ,无疑是理论法学对现实的最佳回应。我们有理由期待公民社会合法性的确立、制度的创新和全新权利体系的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驱逐了德性,自我走向何方?——简评公共社团主义对新自由主义自我观念的批判 [J].
李伟 .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3) :50-54
[2]   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J].
高丙中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100-109+207
[3]   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 [J].
戈登·怀特 ;
何增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 (01) :33-38
[4]   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 [J].
信春鹰 ;
张烨 .
法学研究, 1998, (03) :110-120
[5]   公共社团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 [J].
韩震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2) :107-120
[6]   关于经济法理论的两种学说 [J].
居拉·埃雾西 ;
王利明 .
环球法律评论, 1984, (05) :38-43
[7]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何增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规制与发展.[M].苏力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9]  
权力的转移.[M].康晓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0]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