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长成及其法治化

被引:6
作者
张清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第三部门; 法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民社会理论主要致力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 /特征和法律文化特征 ,以及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之研究。通过对社会契约论的重新解读可以认识到经济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导致第三法域的形成。承认当前我们正经历法律体系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嬗变 ,确立独立于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的法律地位 ,无疑是理论法学对现实的最佳回应。我们有理由期待公民社会合法性的确立、制度的创新和全新权利体系的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第三域的兴起.[M].李亚平;于海编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2]  
法团主义.[M].张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德)沃尔夫冈·查普夫(WolfgangZapf)著;陆宏成;陈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4]  
经济法原理.[M].苏惠祥;邱本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15]  
法学导论.[M].(德)拉德布鲁赫(G.Radbruch)著;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6]  
公有法典.[M].(法)泰·德萨米(TheodoreDezamy)著;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