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登记公信力:基础透视与制度建构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栩生
机构
:
[1]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讲师、法学博士
[2]
广东广州
来源
:
法商研究
|
2006年
/ 04期
关键词
:
登记公信力;
物权变动;
善意取得;
相对审查主义;
法定公信力;
赔偿机制;
D O I
: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6.04.017
中图分类号
: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登记公信力在外观理论和国家公信力理论的法理基础上完成了理性塑造。就体系而论,登记公信力与物权变动模式无涉,即使置于公信力场景之中,物权变动模式仍可以自由构造。鉴于登记公信力之丰富内涵,其在设计使用上应与动产善意取得加以区分,以获得独立地位。为形塑公信力的妥当强度,在对其进行真实性审查时应坚持“相对审查主义”标准,同时引入保险和同业保证机制,以保证真正的权利人获得充分赔偿。此外,在立法上,对登记公信力应采取“法定公信力”模式,摒弃“类推公信力”模式,并辅以“相对公信力”类型化的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民商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1995
[12]
论土地登记之公信力 .2 唐芸馨. 台湾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 . 2003
←
1
2
→
共 12 条
[11]
民商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1995
[12]
论土地登记之公信力 .2 唐芸馨. 台湾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 . 20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