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8年吉林省乾安县能值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清华
韩梅
杨利民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值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乾安县;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2.05.007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目的】分析1949-2008年吉林省乾安县能值生态足迹动态,评价乾安县可持续发展演变情况。【方法】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乾安县1949-2008年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域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能值生态盈亏的动态变化。【结果】1949-2008年,乾安县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9.3%,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0.2%。1949-1978年,乾安县人均能值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呈下降趋势,人均能值生态盈余从1949年的5.784 2hm2下降至1978年的0.253 9hm2,平均每年下降18.4%;1983-2008年呈现生态赤字状态,人均能值生态赤字从1983年的3.334 2hm2增加至2008年的11.899 2hm2,平均每年增加32.9%。【结论】自1978年之后,乾安县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对该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工农业和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8+185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J].
刘志杰 ;
陈克龙 ;
赵志强 ;
苏茂新 ;
韩艳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1) :141-145
[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的城市生态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J].
张雪花 ;
李建 ;
张宏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2) :344-352
[3]   近50年来乾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马云锐 ;
王春玲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04) :16-19
[4]   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在资源型城市的应用 [J].
金丹 ;
卞正富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725-1733
[5]   中国、韩国1980~2006年能值足迹与能值承载力 [J].
赵晟 ;
吴常文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10) :2231-2240
[6]   两种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及其结果差异分析——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J].
王明全 ;
王金达 ;
刘景双 .
资源科学, 2008, (12) :1897-1903
[7]   生态足迹研究方法综述 [J].
冯伟 ;
周泽龙 ;
陈维 ;
黄志军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06) :3-4+11
[8]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J].
张芳怡 ;
濮励杰 ;
张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653-660
[9]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10]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