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特征

被引:17
作者
赵宗举 [1 ]
周新源 [1 ]
陈学时 [2 ]
吴兴宁 [2 ]
范国章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2]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 中奥陶世; 晚奥陶世; 古潜山;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 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储集层分析等手段,识别出塔中凸起区广泛分布形成于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发育于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上部碳酸盐岩中且被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覆盖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其原岩主要为开阔-半局限台地相颗粒灰岩、泥晶灰岩、藻灰岩夹白云岩。有效储集层主控因素是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的岩溶古地貌及多期断裂岩溶作用,其储集空间演化主要经历了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长达10×106 a以上的暴露淡水岩溶及3期(晚奥陶世-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古近-新近纪以来)埋藏岩溶等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岩溶斜坡、次级岩溶高地及断裂-裂缝发育带附近。区域对比分析表明,推测巴楚凸起区特别是玛扎塔格断裂带与吐木休克断裂带之间的地区也广泛分布了该鹰山组中上部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在塔北隆起区与之相当的是发育于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上部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这些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的发育是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波及全盆地的构造挤压运动在隆起区的表现,该期构造运动推测主要与昆仑-阿尔金岛弧与塔里木陆块的碰撞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60 / 6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新疆古生代地层及牙形石[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治信等著, 2000
[12]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