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25
作者
胡如英
赵明富
郑建华
吴春株
杨聚宝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核不育系; 生态压力; 选育; 利用;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1.03.001
中图分类号
S511.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农垦 5 8S衍生系 16 4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 ,与引进的 IRRI系统 192份优良品种自由串粉 ,产生大群体F1 、 F2 ,在生态压力下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的单株。定时选择 ,育成具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 SE2 1S。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测定 ,选出两优 2 16 3和两优 2 186等系列强优组合。制种试验表明 ,SE2 1S具有良好的制种性状。SE2 1S与香稻品种配组 ,育成两优 2 12 0 1等系列组合 ,与 173等优良恢复系配组 ,产量与米质优势明显。 SE2 1S在两系稻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两系三系杂交籼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J].
陈松彪 ;
胡如英 ;
杨聚宝 .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02) :1-7
[2]   试论籼型光敏不育系选育的技术路线 [J].
李维明,陈启锋,祁建民,潘润森,江树业,林光霖,季彪俊,林荔辉,吴为人,周元昌,唐定中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377-383
[3]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2, (01) :1-4
[4]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5]   晚粳自然两用系选育及应用初报 [J].
石明松 .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07) :1-3
[6]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