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服务企业对华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被引:5
作者
姚唐 [1 ]
秦海林 [2 ]
席文 [3 ]
欧阳桃花 [1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3] 天津市贸易促进委员会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知识转移; 跨国服务企业; 股权模式; 非股权模式; 案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7 [跨国公司];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多案例深度访谈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跨国服务企业对华知识转移的有效模型,分析跨国服务企业知识转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当被转移知识的隐性程度偏高,有限理性程度较低时,转移模式倾向于非股权模式。②当知识对转移方较为重要时,知识转移模式倾向于股权模式。③当转移双方具有转移经验丰富且有限理性程度较低时,知识转移模式倾向于非股权模式。④如果双方接触频率越高,转移环境的不确定性越高,知识转移模式倾向于股权模式;反之,则易倾向于非股权模式。知识转移双方需要综合考虑3种因素的影响,合理选择转移模式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治理机制对联盟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 [J].
李瑶 ;
刘益 ;
杨伟 .
情报杂志, 2010, 29 (11) :106-109
[2]   基于互惠动机的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J].
林昭文 ;
张同健 ;
蒲勇健 .
科研管理, 2008, (04) :28-33+63
[3]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展望 [J].
曹兴 ;
郭然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230-236
[4]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理论研究评述及展望 [J].
周密 ;
赵文红 ;
姚小涛 .
科研管理, 2007, (03) :78-85
[5]   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的策略研究 [J].
王能民 ;
杨彤 ;
汪应洛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3) :68-74
[6]   弱连接在促进隐藏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作用 [J].
田慧敏 ;
李南 ;
邓丹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06) :18-20
[7]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J].
张庆普 ;
李志超 .
中国软科学, 2003, (01) :88-92
[8]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小凯, 2000
[9]  
Internet ticketing in a not-for-profit, service organization: Building customer loyalty[J] . John R. Olson,Kenneth K. Boy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 2005 (1)
[10]  
Knowledge Transfer: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 . Linda Argote,Paul Ingram.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