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政策的基层实践逻辑——以武陵山区某村为例

被引:6
作者
梁晨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农村低保; 政策传递; 变通; 行政社会;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3.10.018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通过一个村庄的案例探讨农村低保政策在基层的实践过程,及政策在传递中变通行为的逻辑。研究发现,农村低保政策在村庄实践的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与政策意图不相符的变通。变通的原因包括村庄内在因素和外在行政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上级政府下达的行政任务,乡镇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变通的结果导致干部与村民、政府与社会的摩擦和冲突,也诠释了行政力量的强大影响和"行政社会"的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农村低保制度的伦理失范及其矫治探讨 [J].
方菲 ;
李华燊 .
求实, 2010, (08) :89-92
[3]   农村低保三级评议制度及其实施中的偏差治理——以G省K乡为例 [J].
向征 ;
左停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02) :42-47
[4]   从“救济”到“治理手段”——当前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分析:以河南F县C镇为例 [J].
郭亮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 31 (06) :57-61
[5]   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研究报告 [J].
张时飞 ;
唐钧 .
东岳论丛, 2007, (01) :67-79
[6]   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 [J].
庄垂生 .
理论探讨, 2000, (06) :78-81
[7]  
遭遇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埃斯科瓦尔 (Escoba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