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述评

被引:50
作者
李春琦
石磊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激励理论; 委托人; 麦克利兰; 信息不对称; 综合激励模式; 代理制企业; 成就需要理论; 代理人; 隐性激励机制; 理论述评; 经理激励; 剩余索取权; 声誉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正> 人们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不同的思路展开的。一是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学激励理论。二是在人的理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获得的经济学激励理论。下面我们对这两种激励理论的演变过程和新近的进展作一综述,并由此得到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J].
吴云 .
学习与探索, 1996, (06) :88-93
[2]   激励理论的新发展与中国的金融改革 [J].
钱颖一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06) :33-37
[3]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5
[4]  
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M]. 商务印书馆[日]青木昌彦,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