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及实践进展

被引:30
作者
丁建军
机构
[1]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主体识别; 贫困程度测度; 反贫困策略; 可行能力理论; 发展贫困理论;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多维减贫; Watts方法; A-F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易于操作是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各国在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上发展不平衡,处于多维贫困研究前沿的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也开展得较好,相反,印度、中国等贫困人口大国却相对滞后。应进一步深化多维贫困理论研究,继续开发和完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并积极展开以多维减贫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和减贫政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贫困的多维测度研究述评 [J].
刘泽琴 .
统计与决策, 2012, (10) :33-36
[2]   多维贫困测量的概念、方法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9村调研数据的分析 [J].
李飞 .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 (09) :203-206
[3]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陈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3) :58-63
[4]   农户多维贫困程度与特征分析——基于山西农村贫困监测数据 [J].
郭建宇 .
农村经济 , 2012, (03) :19-22
[5]   怎样测度贫困:从单维到多维 [J].
邹薇 ;
方迎风 .
国外社会科学, 2012, (02) :63-69
[6]   基于不同指标及权重选择的多维贫困测量——以山西省贫困县为例 [J].
郭建宇 ;
吴国宝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2) :12-20
[7]   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一个多维的研究视角 [J].
韩嘉玲 ;
张妍 .
贵州社会科学, 2011, (12) :58-63
[8]   关于中国贫困的动态多维度研究 [J].
邹薇 ;
方迎风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49-59+111
[9]   中国家庭多维贫困的统计测度 [J].
蒋翠侠 ;
许启发 ;
李亚琴 .
统计与决策, 2011, (22) :92-95
[10]   农民工家庭贫困水平:模糊收入线测度及代际传递性原因 [J].
张焕明 .
中国经济问题, 2011, (06)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