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及实践进展

被引:30
作者
丁建军
机构
[1]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主体识别; 贫困程度测度; 反贫困策略; 可行能力理论; 发展贫困理论;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多维减贫; Watts方法; A-F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易于操作是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各国在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上发展不平衡,处于多维贫困研究前沿的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也开展得较好,相反,印度、中国等贫困人口大国却相对滞后。应进一步深化多维贫困理论研究,继续开发和完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并积极展开以多维减贫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和减贫政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收入、知识和健康的三类贫困测算与解析 [J].
陈立中 .
改革, 2008, (03) :144-148
[22]   总量贫困测度研究述评 [J].
张建华 ;
陈立中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675-694
[23]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 [J].
尚卫平 ;
姚智谋 .
财经研究, 2005, (12) :88-94
[24]   贫困指数理论研究述评 [J].
洪兴建 .
经济评论, 2005, (05) :112-117
[25]   贫困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J].
叶普万 .
世界经济, 2005, (09) :70-79
[26]   参与式贫困指数的开发与验证 [J].
李小云 ;
李周 ;
唐丽霞 ;
刘永功 ;
王思斌 ;
张春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5)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