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养分释放及化学组成变化

被引:15
作者
林成芳
杨玉盛
陈光水
郭剑芬
韩志刚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细根; 分解; 酸不溶性物质; N; P; K; 杉木;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08.01.003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里采用网袋法进行杉木细根(按直径大小分成0~1 mm、1~2 mm、2~4 mm 3个级别)分解研究.在为期720天的时间里,网袋中所有细根分解均表现出2个快慢不同的阶段:细根在前期分解速度较快,3个径级干重年(360天)损失率分别达54.8%、41.2%和38.2%;后期分解速率显著下降.3个径级细根分解过程中,皆呈现N浓度上升、P浓度变化平缓、K浓度下降趋势.细根化学组成分析显示:0~1 mm、1~2 mm径级可萃取物浓度呈下降趋势,酸溶性物质浓度变化平缓,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2~4 mm径级可萃取物、酸溶性物质浓度呈下降趋势,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径级细根分解速率与其底物中初始的P、K、可萃取物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P比、酸不溶性物质/N、酸不溶性物质/P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细根分解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J].
张秀娟 ;
梅莉 ;
王政权 ;
韩有志 .
植物学通报, 2005, (02) :246-254
[2]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J].
杨玉盛 ;
陈银秀 ;
何宗明 ;
郭剑芬 ;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2004, (01) :2-10
[3]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研究(英文)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郭剑芬 ;
何宗明 ;
陈银秀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275-282
[4]   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细根生长、分布与营养物质分泌特征 [J].
廖利平 ;
邓仕坚 ;
于小军 ;
韩士杰 .
生态学报, 2001, (04) :569-573
[5]   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 [J].
廖利平 ;
马越强 ;
汪思龙 ;
高洪 ;
于小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27-33
[6]   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枯落叶分解 [J].
贾黎明 ;
方陆明 ;
胡延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5) :16-20
[7]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J].
廖利平,陈楚莹,张家武,高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7-10
[8]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J].
单建平 ;
陶大立 ;
王淼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3) :241-245
[9]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J].
赵其国 ;
王明珠 ;
何园球 .
土壤, 1991, (01) :8-15
[10]  
杉木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杨玉盛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