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4
作者
浦子钢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生理小种; 生物学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筛选和创制玉米抗病种质资源提供试验依据,研究鉴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类别,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发生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为Ht3/Ht1、Ht2、HtN型生理小种,得出此病原菌菌丝最适合生长的pH为7,适合生长温度为20~30℃,菌落在查氏(NaNO3)培养基上生长优于查氏〔(NH4)2SO4〕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在玉米面培养基中最大,平均生长率为1.55cm.d-1,蔗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73cm.d-1,以NaNO3为氮源时菌落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70cm.d-1。在影响孢子萌发的因素中,pH为7时,孢子萌发率达到最高;在23~35℃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孢子萌发率均可达7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J].
李春霞 ;
苏俊 ;
龚士琛 ;
宋锡章 ;
闫淑琴 ;
李国良 ;
扈光辉 ;
王明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01) :16-18
[2]   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的研究 [J].
李春霞 ;
苏俊 ;
龚士琛 ;
宋锡章 ;
阎淑琴 ;
李国良 ;
扈光辉 ;
王明泉 .
玉米科学, 2003, (04) :80-81
[3]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因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J].
李春霞 ;
苏俊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 (06) :38-39+45
[4]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J].
李春霞 ;
苏俊 ;
龚士琛 ;
宋锡章 ;
李国良 ;
扈光辉 .
玉米科学, 2000, (02) :89-91
[5]   中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及新命名法的初步研究 [J].
刘国胜 ;
董金皋 ;
邓福友 ;
郭爱国 ;
张凤国 ;
臧漫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4) :18-23
[6]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7]  
植病研究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