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2
作者
郭传友 [1 ]
黄坚钦 [2 ]
王正加 [2 ]
方炎明 [3 ]
机构
[1]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2] 浙江林学院生命科学系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居群; 遗传结构;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4.1 [核桃(胡桃)];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大别山山核桃3个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20条10 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238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1%。居群水平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介于0.2651~0.2801之间;居群水平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789~0.1890之间。遗传变异计算显示大别山山核桃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063,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居群间基因分化水平为0.4177,居群间基因流(Nm)为0.7306,说明大别山山核桃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基因交流相对较少。这一结果符合大别山山核桃风媒、异交的繁育系统特点,但其居群间基因分化程度明显高于异交植物的平均水平(Gst=0.1930)。地理隔离、居群内近交及居群间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形成目前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89 / 5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濒危物种山红树居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J].
苏志龙 ;
殷寿华 ;
吴成军 ;
程在全 .
云南植物研究, 2005, (02) :181-186
[2]   刚毛柽柳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初探 [J].
张娟 ;
尹林克 ;
张道远 .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05) :557-562
[3]   5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李太武 ;
李成华 ;
宋林生 ;
苏秀榕 .
生物多样性, 2003, (02) :118-124
[4]   中国特有种四合木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张颖娟 ;
杨持 .
生态学报, 2002, (11) :1917-1922
[5]   天然蒙古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夏铭 ;
周晓峰 ;
赵士洞 .
林业科学, 2001, (05) :126-133
[6]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RAPD证据 [J].
魏伟 ;
王洪新 ;
胡志昂 ;
钟敏 ;
恽锐 ;
钱迎倩 .
生态学报, 1999, (01) :18-24
[7]   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种群DNA多样性的研究 [J].
恽锐 ;
钟敏 ;
王洪新 ;
魏伟 ;
胡志昂 ;
钱迎倩 .
植物学报, 1998, (02) :80-86
[8]   利用RAPD分析大青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 [J].
苏晓华,张绮纹,郑先武,张香华,归复 .
林业科学, 1997, (06) :504-512
[9]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M]. 科学出版社 , 邹喻苹等编著, 2001
[10]  
RAPD Variation withinand among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rembling Aspen(Populustremuloides)from Alberta. YEHF C,CHONG D K X,YANG R C.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