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高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28
作者
鲁孟胜 [1 ,2 ]
韩宝平 [3 ]
武凡 [4 ]
孙德全 [2 ]
张兆民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3] 徐州工程学院
[4]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关键词
高氟地下水; 地方病; 水文地球化学成因; 鲁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鲁西南地区,由于饮用高氟地下水而导致的地氟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富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水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氟含量为0.05~6.7 mg/L,平均1.20 mg/L,高氟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嘉祥黄河冲洪积平原与山前冲洪积平原交接部位和曹县、单县、菏泽黄河冲洪积平原河间洼地;地下水中氟含量与pH、矿化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K++Na+和Ca2+相对含量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Ca2+含量相关性显著。本文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研究了黄泛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对于确定地氟病的成因及制定地氟病的防治措施,寻找适用饮用的低氟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现代环境地球化学.[M].杨忠芳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9,
[2]   冀中南平原区土壤氟元素来源分析 [J].
李随民 ;
栾文楼 ;
韩腾飞 ;
宋泽峰 ;
崔邢涛 .
中国地质, 2012, 39 (03) :794-803
[3]   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张福存 ;
文冬光 ;
郭建强 ;
张二勇 ;
郝爱兵 ;
安永会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551-562
[4]   松嫩平原氟中毒区地下水氟分布规律和成因研究 [J].
汤洁 ;
卞建民 ;
李昭阳 ;
邴智武 ;
查恩爽 ;
王晨野 ;
毛子龙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14-620
[5]   吉林省氟中毒病区水文质地特征及防氟改水对策 [J].
曹玉和 ;
齐佳伟 ;
熊绍礼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90-695
[6]   淮河流域地氟病环境水文地质因素及防病方向的研究 [J].
龚建师 ;
叶念军 ;
葛伟亚 ;
李君浒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33-639
[7]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以黔中地氟病区地质环境调查为例 [J].
谢兴能 ;
杨秀忠 ;
杨胜元 ;
张建江 ;
赵宾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96-703
[8]   山东省黄河下游部分县市地氟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J].
高宗军 ;
庞绪贵 ;
王敏 ;
边建朝 ;
代杰瑞 ;
张兆香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27-632
[9]   中国东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地质环境特征及防治 [J].
蔡贺 ;
王长琪 ;
张梅桂 ;
李旭光 ;
郭常来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45-650
[10]   运城盆地土壤中氟运移规律动态试验研究 [J].
张红梅 .
中国地质, 2010, 37 (03) :68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