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赵燕玲
夏天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陕西西安
关键词
脾虚证;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幽门窦; 十二指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6.3 [脾胃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探讨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的 5 -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方法 成年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 3组 .A组 :脾虚组 ( n=10 ) ;B组 :对照组 ( n=10 ) ;C组 :四君子汤治疗组 ( n=10 )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胃窦及十二指肠 5 -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内 5 - HT含量及 5 - HT受体阳性细胞内 5 - HT受体的含量 .结果  1A组大鼠胃窦 5 - HT细胞的数目 ( 10 6±8) .HP- 1 ,面积 ( 35 .1± 4.0 )μm2 ,5 - HT含量 ( 0 .337± 0 .0 5 0 )AU,5 - HT受体含量 ( 0 .345± 0 .0 75 ) AU均高于 B组 ( P<0 .0 5或 P<0 .0 1) ,平均灰度 ( 12 0± 8)较 B组降低 ( P<0 .0 5或P <0 .0 1) ;A组大鼠十二指肠 5 - HT细胞的数目 ( 10 9± 5 ) .HP- 1 ,面积 ( 30 .2± 2 .2 )μm2 ,5 - HT含量 ( 0 .341± 0 .0 31)AU ,5 - HT受体含量 ( 0 .319± 0 .0 31) AU均高于 B组 ( P<0 .0 1) ,平均灰度 ( 12 3± 4)较 B组降低 ( P<0 .0 1) . 2 C组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 B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 5 - HT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有可能是脾虚证的一种重要病因或病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变化及其择时治疗效应 [J].
周奇志 ;
宋开源 ;
赵纪岚 ;
余曙光 ;
魏焦禄 ;
扈立蓉 ;
王宗勤 ;
刘旭光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3) :37-39+56
[2]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内分泌细胞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J].
王秀琴 ;
杨进 ;
刘绍杰 ;
刘英琴 ;
李玲风 ;
韩秀兰 ;
王玉慧 .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1992, (01) :49-56+138
[3]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酶组织化学的研究 [J].
王秀琴 ;
杨进 ;
刘绍杰 ;
韩秀兰 ;
刘英琴 ;
朱文胜 .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1, (04) :260-266
[4]   近十年对脾虚实质研究的概况 [J].
胡筱娟 ;
乔富渠 .
中国医药学报, 1991, (05) :51-57
[5]   神经介质和消化道激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 [J].
危北海 ;
金敬善 ;
赵子厚 ;
赵荣莱 ;
胡玉芳 ;
郑锦章 ;
耿昱 ;
鲁祖荪 ;
杨素茹 ;
沙文宣 .
中医杂志, 1989, (11) :45-46
[6]  
5-羟色胺的生理和病理生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于 一等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