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多组分、多靶点研究进展

被引:2
作者
何婷
尚靖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
关键词
多组分; 多靶点; 系统生物学; 计算生物学; 网络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多组分、多靶点、低亲和力药物研究模式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对单组分药物研发模式的一种补充,这种模式对治疗一些复杂疾病、慢性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伴随着多组分、多靶点研究的快速发展,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一批深层次、大规模的整体性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对国内外多组分、多靶点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谷胱甘肽与铂类药物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的影响 [J].
徐艳岩 ;
于惠敏 ;
姜娜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8 (08) :42-46
[2]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靶点及多组分药物研究的进展 [J].
赵静 ;
张卫东 .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 (15) :1121-1126
[3]   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 [J].
刘新军 ;
苏式兵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 7 (07) :601-606
[4]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J].
郝海平 ;
郑超湳 ;
王广基 .
药学学报, 2009, (03) :270-275
[5]   系统生物学与多靶点抗癌中药的研发 [J].
潘国凤 ;
张晓东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7, (05) :229-231
[6]   丹参三七配伍的效应特点与基于效应的新药设计思路 [J].
商洪才 ;
张伯礼 ;
高秀梅 ;
郭利平 ;
潘桂湘 ;
杜嵘 ;
王怡 .
科技导报, 2006, (05) :25-27
[7]  
A NEW APPROACH TO DECODING LIFE: Systems Biology[J] . Trey Ideker,Timothy Galitski,Leroy Hood.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 . 2001
[8]  
Computational systems biology. Kitano H. Nature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