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冬半年空气污染天气客观分型研究

被引:25
作者
张莹 [1 ]
王式功 [1 ]
贾旭伟 [2 ]
连俊标 [1 ]
张小玲 [1 ,3 ]
杨旭 [4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3]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4] 天津市气象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客观天气分型; PCT; 静稳天气; 重污染潜势型; 华北地区;
D O I
10.13671/j.hjkxxb.2018.0169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13—2016年冬半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空气污染资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采用PC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T-mode)客观分型方法对华北地区冬半年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天气分型,并探究不同月份不同天气型对应的空气污染状况及污染气象参数分布特征,进而从污染气象学的角度揭示重污染潜势天气型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冬半年海平面气压场共对应9种天气类型,其中,5型(均压场型)、6型(高压内部型)和8型(高压后部型)为3种重污染潜势天气型,冬半年对应的PM2.5均值浓度分别为144.11、136.99和148.26μg·m-3,而1型(T型高压前部型)和3型(低压底部型)为两种清洁天气型,冬半年对应的PM2.5均值浓度分别为97.12和80.83μg·m-3;重污染潜势天气型对应的边界层结构呈现出稳定能量大、混合层厚度和通风系数小的大气层结稳定的静稳天气特征,其能够反映大气污染潜势;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同一天气型,其在不同月份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污染潜势天气型研究中分月份进行.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及大气重污染预报预警的客观化、自动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826 / 38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北区域性低能见度客观自动识别及预报方法研究.[D].倪江波.兰州大学.2015, 03
[2]  
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研究.[D].赵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 04
[3]  
Impact of the Loess Plateau o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air quality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 case study.[J].Xiao-Ming Hu;ZhiQiang Ma;Weili Lin;Hongliang Zhang;Jianlin Hu;Ying Wang;Xiaobin Xu;Jose D. Fuentes;Ming Xu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
[4]  
The impact of circulation patterns on regional transport pathways and air quality over Beijing and its surroundings.[J].Zhang J. P.;Zhu T.;Zhang Q. H.;Li C. C.;Shu H. L.;Ying Y.;Dai Z. P.;Wang X.;Liu X. Y.;Liang A. M.;Shen H. X.;Yi B. Q..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 271
[5]   Atmospheric Stability and Meteorological Scenarios as Inputs to Air Pollution Transport Modeling [J].
Morbidelli, Renato ;
Corradini, Corrado ;
Saltalippi, Carla ;
Flammini, Alessia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11, 218 (1-4) :275-281
[6]   江苏秋冬季重度霾的分型研究 [J].
戴竹君 ;
刘端阳 ;
王宏斌 ;
魏建苏 ;
姜有山 .
气象学报, 2016, 74 (01) :133-148
[7]   北京市空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 [J].
张莹 ;
邵毅 ;
王式功 ;
尚可政 ;
王金艳 ;
李旭 ;
康延臻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9) :2401-2407
[8]   2013年元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强霾污染成因分析 [J].
王跃思 ;
姚利 ;
王莉莉 ;
刘子锐 ;
吉东生 ;
唐贵谦 ;
张军科 ;
孙扬 ;
胡波 ;
辛金元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15-26
[9]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10]   影响上海市空气质量的地面天气类型及气象要素分析 [J].
张国琏 ;
甄新蓉 ;
谈建国 ;
阴俊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1)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