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极震区泥石流物源动储量统计方法讨论

被引:65
作者
乔建平
黄栋
杨宗佶
孟华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与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泥石流; 物源动储量; 统计;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2.02.011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本文总结了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物源的主要类型,即:滑坡堵沟型物源、崩塌覆盖型物源、碎屑坡积型物源。根据三类物源参与泥石流活动的特点,建立了泥石流动储量的启动地质模式,沟谷下切侵蚀堵溃式和沟谷侧缘侵蚀滑坍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地震灾区44处泥石流为样本,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获得了总物源量与动储量的相关性,基本呈线性关系。总物源量为50×104m3以内时,动储量可达到15%;总物源量为100×104m3以内时,动储量可达到30%;总物源量为200×104m3以内时,动储量可达到37%;总物源量超过300×104m3时,动储量可超过40%。根据动储量的启动地质模式,本文还提供了计算单体动储量的图解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汶川地震地质与滑坡灾害概论.[M].殷跃平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9,
[2]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M].吴积善等著;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编;.科学出版社.1993,
[3]  
泥石流防治指南.[M].周必凡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
[4]   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特大型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堵江机理研究 [J].
甘建军 ;
孙海燕 ;
黄润秋 ;
汤勇 ;
范崇荣 ;
李前银 ;
许向宁 .
灾害学, 2012, 27 (01) :5-9+16
[5]   北京市北部山区石城镇泥石流沟松散物特点及储量计算模型 [J].
王海芝 .
城市地质, 2011, 6 (03) :31-33
[6]   汶川震区文家沟泥石流成灾机理与特征 [J].
倪化勇 ;
郑万模 ;
唐业旗 ;
徐如阁 ;
王德伟 ;
陈绪钰 ;
宋志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2) :262-270
[7]   物源条件对震后泥石流发展影响的初步分析 [J].
胡凯衡 ;
崔鹏 ;
游勇 ;
陈晓清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22 (01) :1-6
[8]   汶川地震诱发文家沟巨型滑坡-碎屑流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步分析 [J].
黄河清 ;
赵其华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2) :168-177
[9]   潮揭泥石流物源分析 [J].
汤连生 ;
马威 ;
林建南 ;
廖化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 36 (05) :116-120
[10]   论小流域内泥石流物源的判别—以康定县子耳沟为例 [J].
高延超 ;
郑万模 ;
李明辉 ;
王东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9, 29 (03)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