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现况

被引:37
作者
刘军
王薇
刘静
齐玥
孙佳艺
赵冬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门诊病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现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2009年6月至12月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6家医院依照统一标准,每家医院连续入选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至少100例,共入选高血压病患者5206例。资料收集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危险因素的定义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结果 (1)61.5%(3203/5206)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56.0%(2917/5206)的患者合并肥胖,27.8%(1449/5206)的患者合并糖调节受损,34.9%(910/2605)的男性患者目前正在吸烟。(2)88.9%(4630/5206)的患者合并至少1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肥胖、血脂异常、糖调节受损和吸烟),17.4%(906/5206)的患者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3)4.1%(211/5206)的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水平处于低危,72.5%(3774/5206)的患者处于高危或很高危。(4)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44.3%(2304/5206)。65岁以上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35~44岁患者[51.3%(818/1596)比29.6%(160/541),P<0.01];心血管病风险水平处于低危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高危或很高危患者[65.4%(138/211)比41.9%(1581/3774),P<0.01];1年中规律服药时间在9个月以上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规律服药时间少于6个月的患者[50.7%(1744/3442)比30.0%(391/1305),P<0.01]。结论我国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高,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脂异常和肥胖。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水平多处于高危或很高危。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50 / 105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特征 [J].
李晓燕 ;
姜勇 ;
胡楠 ;
李镒冲 ;
张梅 ;
黄正京 ;
赵文华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08) :683-68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Writing Group of 2010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07)
[3]   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登记研究 [J].
胡大一 ;
刘力生 ;
余金明 ;
姚崇华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03) :230-238
[4]   中国部分城市医院25336例门诊高血压患者基础情况和危险分层及降压达标率的调查 [J].
成云芳 ;
彭海燕 ;
王文 ;
吴海英 ;
朱鼎良 ;
王景峰 ;
刘力生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 (08) :603-605
[5]  
我国部分地区高血压登记调查及治疗达标研究[J]. 戚文航,潘长玉,林善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