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熵原理的土壤pH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檀满枝
詹其厚
陈杰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pH; 母质; 土地利用方式; 联合信息熵;
D O I
10.13758/j.cnki.tr.2007.06.009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受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地形、母质来源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本文选取发育于不同母质和不同地形部位,且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的丘陵区土壤,进行高密度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分析获取表层和底层土壤pH数据。基于信息熵原理对土壤pH与母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pH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控制,耕作土壤pH值明显小于自然土壤;而底层土壤pH主要受母质的影响,不同母质上发育的土壤pH值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紫红色砂页岩风化物、下蜀黄土和砂岩风化物。本文的研究特色是应用联合信息熵算法,在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之间进行定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这点克服了以前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953 / 9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成都平原土壤pH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婷 ;
张世熔 ;
干文芝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313-318
[2]   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时空特征分析 [J].
黄辉 ;
檀满枝 ;
陈杰 ;
张学雷 .
土壤, 2006, (03) :276-281
[3]   耕地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J].
赵庚星 ;
李秀娟 ;
李涛 ;
岳玉德 ;
张如永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55-58
[4]   植物残茬对土壤酸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J].
李志安 ;
邹碧 ;
丁永祯 ;
谭万能 ;
夏汉平 ;
沈承德 ;
孙彦敏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82-2388
[5]   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J].
高中贵 ;
彭补拙 ;
喻建华 ;
濮励杰 ;
张露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44-51
[6]   成土母质和种植制度对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影响 [J].
郭荣发 ;
杨杰文 .
生态学报, 2004, (05) :984-990
[7]   论特征土层与土系划分 [J].
杜国华 ;
张甘霖 ;
龚子同 .
土壤, 2001, (01) :1-6
[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盛骤,谢式千编, 2004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10]  
Effects of soil acidification and forest type on water soluble soil organic matter properties[J] . Tsutomu Ohno,Ivan J. Fernandez,Syuntaro Hiradate,Jessica F. Sherman.Geoderma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