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技术在参照指导性案例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改进——以指导性案例第24号为分析对象

被引:18
作者
孙光宁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区别技术; 指导性案例; 因果关系; 裁判要点; 裁判理由;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9.04.007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奉行遵循先例原则的普通法之运行中,区别技术居于核心地位,其基本含义是法官比较先例与待决案件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这对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引述了指导性案例第24号的裁判文书加以梳理可以发现,法官们在运用区别技术来否定参照指导性案例时,能以案件事实或者法律适用不相似作为论证理由,但这种运用比较粗糙和混乱,甚至存在矛盾之处。即使在那些运用区别技术来肯定参照指导性案例的裁判文书中,也存在着将特定指导性案例扩展到其他类型案件的"跨界"适用,其中包含着不少隐患。目前,区别技术在参照指导性案例之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仍处于自发探索的初级阶段,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具体包括提供更多类型丰富的指导性案例、细化制度设计中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性规定、借助程序性手段形成有效规制以及结合其他司法制度创新,等等。区别技术的改进和提升,能够有效推动法官在参照指导性案例时从自发走向自觉,进而充分发挥案例指导制度的应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6+194 +19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特色判例制度之系统发动 [J].
汤文平 .
法学家, 2018, (06) :49-65+192
[2]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 [J].
孙海波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2) :144-164
[4]   司法判决中的指导性案例 [J].
彭中礼 .
中国法学, 2017, (06) :129-148
[5]   指导性案例应用大数据分析——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年度报告(2016) [J].
郭叶 ;
孙妹 .
中国应用法学, 2017, (04) :40-62
[6]   “蛋壳脑袋”规则之反思与解构 [J].
孙鹏 .
中国法学, 2017, (01) :268-287
[7]   指导性案例同质化处理的困境及突破 [J].
资琳 .
法学, 2017, (01) :141-151
[8]   论专业法官会议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模式 [J].
梁桂平 .
法律适用, 2016, (08) :95-100
[9]   反思指导性案例的援引方式——以《〈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为分析对象 [J].
孙光宁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4) :90-102
[10]   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实证研究——以261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J].
赵瑞罡 ;
耿协阳 .
法学杂志, 2016, 37 (03) :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