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下白垩统泉头组4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15
作者
刘媛
朱筱敏
张思梦
赵东娜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余油层; 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4段)储集层的渗透率平均值为1.53×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文中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技术,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集层的岩石组分、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识别鉴定。分析认为: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细砂岩和岩屑细砂岩,成熟度较低;次生溶蚀孔隙提供了大量有效储集空间,所占比例甚至可达25%;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解、破裂等成岩作用,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A1期和A2期。压实、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遭到破坏,形成致密储集层;交代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不大;溶解、破裂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得到改善,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随深度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与由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使储集层中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密切相关。这一研究对三肇凹陷低渗透储集层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牛海青
    陈世悦
    张鹏
    鄢继华
    [J].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4) : 425 - 434
  • [2]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扶杨油层物性的影响
    闫建萍
    刘池阳
    马艳萍
    [J].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 212 - 220
  • [3]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储集层特征
    李树青
    汪利
    [J].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2) : 241 - 249
  • [4] 储层沉积-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参数演化的定量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为例
    王瑞飞
    陈明强
    [J]. 地质学报, 2007, (10) : 1432 - 1438+1451
  • [5]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杨晓萍
    赵文智
    邹才能
    陈孟晋
    郭彦如
    [J]. 石油学报, 2007, (04) : 57 - 61
  • [6] 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特征
    李海燕
    彭仕宓
    [J]. 石油学报, 2007, (03) : 100 - 104
  • [7] 大庆外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王秀娟
    杨学保
    迟博
    刘卫丽
    孙淑艳
    王强
    [J]. 石油学报, 2006, (S1) : 106 - 110+114
  • [8]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杨油层储集层孔隙结构及评价
    姜洪福
    陈发景
    张云春
    雷友忠
    [J]. 现代地质, 2006, (03) : 465 - 472
  • [9] 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朱筱敏
    米立军
    钟大康
    张琴
    张善文
    吕希学
    [J].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 295 - 305
  • [10]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成岩作用特征
    周永炳
    [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 5 - 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