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世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张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鄢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夏地区;
二叠系;
储集层;
储集物性;
孔隙结构;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40余口钻井的岩石学资料,较系统地描述了乌夏地区二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乌夏地区二叠系储集层类型多样,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岩、白云(质)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4大类。乌夏地区二叠系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碎屑岩储集层以粒内溶孔、填隙物内溶孔、压裂缝最为发育;白云岩储集层主要发育裂缝,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类型则主要为气孔和裂缝,火山岩储集层在乌夏地区分布较少,储集空间主要为气孔。二叠系储集层孔隙结构均属小孔细喉、微孔微细喉、微孔微喉,储集性能中等—差,整体为中、低孔渗储集层。研究认为岩性、粒度、成岩压实、溶蚀及破裂作用是本区储集层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岩性、粒度主要影响储集层性质;压实作用是孔隙损失的主控因素,平均压实减孔量高达23.65%;溶蚀及破裂作用则对改善储集层物性起重要作用;断裂活动也使断裂带附近储集层物性发生明显的改善。根据储集层储集性能及其控制因素,将储集层划分为5种类型,乌夏地区以Ⅲ、Ⅳ、Ⅴ类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作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 7 - 11+17王艳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操应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陈世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王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王淑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2] 准噶尔盆地西缘二叠-三叠系扇控成岩储集相成因机理[J]. 地质科学, 2007, (03) : 587 - 60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匡立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况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3]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 304 - 309杨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查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 [4] 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J].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 295 - 30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米立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钟大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张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张善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吕希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 [5] 准噶尔盆地二叠纪盆地属性的再认识及其构造意义[J]. 地学前缘, 2006, (03) : 108 - 121方世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宋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徐怀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刘楼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6] 准噶尔盆地腹部二叠系、三叠系储集层特征及烃类侵位对深部储集层物性的影响[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 208 - 211+224门相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赵文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胡素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季汉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7]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J]. 沉积学报, 2005, (04) : 589 - 59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寿建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少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准噶尔盆地中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 185 - 196张冬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文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 [9] 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 493 - 502张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朱筱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钟大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宋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J]. 地质学报, 2004, (05) : 612 - 625蔚远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何登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雷振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尹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立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胡素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董大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