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38
作者
赵进平
史久新
矫玉田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北冰洋; 楚科奇海; 海冰边缘区; 温度结构; 太阳辐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 [海洋水文要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1 999年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海冰边缘区的三次考察数据 ,研究了北冰洋海冰边缘区的温度和盐度结构。将海冰边缘区分为机制不同的两大类 ,一类是暖水海冰边缘区 ,主要热源是外部暖水进入海冰边缘区携带的热量 ;另一类是冷水海冰边缘区 ,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加热。文中主要对冷水海冰边缘区进行了研究。虽然两个冷水海冰边缘区 (R区与T区 )温度结构不尽相同 ,但都存在表层以下水体中的温度极大值现象 ,R区的温度极大值位于2 0m左右 ,T区的位于 40— 5 0m左右的深度 ,可以认为是海冰边缘区的典型温度特征。作者认为 ,次表层暖水的热源是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 ,为此 ,建立了太阳加热引起海水次表层增暖的物理模型和简单的数学模型 ,获得了冰下海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增暖的解析解。结果表明 ,部分太阳辐射能穿过海冰加热冰下海水 ,加热之初温度的极大值出现在近表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海温极大值的位置向下移动 ,最终可以达到 40m左右 ,证明了仅仅依靠太阳的短波辐射就可以形成中间暖的水层。文中阐明 ,开阔海水更多的是上混合层和跃层结构 ,冰下海水主要是次表层暖水结构 ;冷水海冰边缘区的海水主要带有冰下海水的特征。由于次表层暖水的形成与海冰厚度关系很大 ,近十几年北冰洋海冰厚度的显著减少势必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北冰洋盐跃层研究进展
    史久新
    赵进平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 351 - 357
  • [2] 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测估算
    卞林根
    高志球
    陆龙骅
    张雅宾
    C.Roger
    X.D.Zhang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 139 - 147
  • [3] 从航空数字影像提取北极海冰形态参数的方法研究
    赵进平
    任敬萍
    [J]. 遥感学报, 2000, (04) : 271 - 278
  • [4] 海洋科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冯士〓等主编, 1999
  • [5] The turbulent heat flux from arctic leads[J] . E. L. Andreas,C. A. Paulson,R. M. William,R. W. Lindsay,J. A. Businger.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79 (1)
  • [6] The Siberian coastal current:A wind-and buoyancy-forced Arctic coastal current .2 Weingartner T J,Danielson S,Saski Y,et al. Journal Geophysics Research . 1999
  • [7] RES[P]. 澳大利亚专利:AU5679373A,197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