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测估算

被引:32
作者
卞林根
高志球
陆龙骅
张雅宾
C.Roger
X.D.Zhang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IARC/Frontier Fairbanks
[3] IARC/Frontier Fairbanks 北京
[4] 北京
[5] AK
[6] USA
[7] AK
关键词
北冰洋; 开阔水域; 浮冰 ; 湍流通量; 热量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 [海洋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和“雪龙号”考察船获得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和廓线法对1999年8月19~24日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水面近地层的热量平衡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冰面的净辐射仅为开阔海面的8%,主要消耗于感热输送和融化,冰面损失的热量超过了吸收的净辐射,并由冰的深层热传导来补偿,潜热通量对冰面热平衡的贡献较小.开阔海面吸收的净辐射主要以潜热和感热向大气输送,分别占52%和25%,剩余部分向深层水体传导.观测事实说明北冰洋夏季开阔海面/大气和冰面/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有显著差异,开阔洋面有大量的水汽向大气输送,这对研究北冰洋地区海/冰/气相互作用对气候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Measurements of turbulence transfer in the near-surface layer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Bian L.
    Gao Z.
    Xu Q.
    Lu L.
    Cheng Y.
    [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2, 102 (02) : 281 - 300
  • [2] Turbulence observations above a smooth melting surface on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Meesters, AGCA
    Bink, NJ
    Vugts, HF
    Cannemeijer, F
    Henneken, EAC
    [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1997, 85 (01) : 81 - 110
  • [3] 加拿大海盆上、下跃层水形成机制的同位素示踪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金明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 127 - 138
  • [4] 北冰洋考察区海-气CO2的分布特征和通量研究
    王伟强
    黄宣宝
    杨绪林
    陈立奇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 119 - 126
  • [5]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沉积物中碘的纬向分布
    高爱国
    刘焱光
    张道建
    孙海清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 155 - 162
  • [6]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高爱国
    陈志华
    刘焱光
    孙海清
    杨守业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 148 - 154
  • [7] 南、北极考察航线地面臭氧的观测
    陆龙骅
    卞林根
    程彦杰
    逯昌贵
    汤洁
    [J]. 科学通报, 2001, (15) : 1311 - 1316
  • [8] 北极夏季浮冰的物理特征及气-冰交换(英)
    高登义
    郜永淇
    熊康
    [J]. 冰川冻土, 1998, (04) : 326 - 329
  • [9]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Components at Zhongshan Station of Antarctica in 1990.[J].卞林根;贾朋群;陆龙骅;周秀骥.Science in China;Ser.B.1993, 08
  • [10]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M].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编;.海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