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检验

被引:32
作者
郑垂勇 [1 ]
朱晔华 [1 ]
程飞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门槛效应;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8.05.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和DEA-GML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水平,并构建了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重点探讨了城镇化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1%,但增长幅度呈下降态势;技术进步增长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率总体上降低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呈现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分别跨越38.7%和53.1%两个门槛值后,城镇化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效应不断减弱,然而当前的城镇化质量尚未达到促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溢出的水平;从空间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镇化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程度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