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种群11年动态变化

被引:42
作者
侯继华
黄建辉
马克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辽东栎; 种群动态; 离散模型; 非对称种内竞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研究在北京东灵山区一个 30m× 4 0m的纯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林永久性样地内进行 ,林龄为 80年左右。样地中高于 2m的成树密度在 1991、1997和 2 0 0 2年 3次调查中呈逐年递减趋势 ,这种降低主要是由辽东栎个体的死亡引起的 ;而树木总胸径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 ,主要是存活个体生长的结果。从 1991年到 2 0 0 2年 ,辽东栎种群的优势度变化不大 ,且种群径级结构为单峰曲线 ,差异不显著。为了探讨这种径级分布格局形成的机制 ,应用离散模型对辽东栎种群的胸径年平均生长率G(t,x)、年平均死亡率M(t,x)及年平均生长率方差D(t,x)进行了计算 ,发现辽东栎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呈倒J_型 ,个体的年平均生长率与胸径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p <0 .0 1)。离散模型的系数分析和G(t,x) -D(t,x)的关系曲线分析均表明辽东栎种群内存在非对称种内竞争 ,即大胸径个体对小胸径个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是由相对较高的种群密度引起的对光资源的竞争。非对称种内竞争有利于维持辽东栎种群和整个群落的稳定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的径级结构、种群起源及生态学意义 [J].
高贤明 ;
王巍 ;
杜晓军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73-678
[2]   海南岛尖峰岭两类热带山地雨林次生群落在15年演替过程中的林木消长(英文) [J].
黄世能 ;
李意德 ;
王伯荪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6) :710-717
[3]   东灵山两个落叶阔叶林中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 [J].
王巍 ;
刘灿然 ;
马克平 ;
于顺利 .
植物学报, 1999, (04) :85-92
[4]   鼎湖山厚壳桂群落演替过程的组成和结构动态 [J].
彭少麟 ;
方炜 ;
任海 ;
黄忠良 ;
孔国辉 ;
余清发 ;
张德强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3) :54-58
[5]   鼎湖山植被演替过程中椎栗和荷木种群的动态 [J].
彭少麟,方炜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4) :311-318
[6]   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与若干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J].
马克平,高贤明,于顺利 .
植物研究, 1995, (04) :501-515
[7]   长白山红松混交林干扰历史的重构研究 [J].
阳含熙,谢海生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3) :201-208
[8]   Removal and predation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acorns by animals [J].
Wang, W ;
Ma, KP ;
Liu, CR .
ECOLOGICAL RESEARCH, 1999, 14 (03) :225-232
[9]  
Permanent quadrats: An interface for theory and practice[J] . M. P. Austin.Vegetatio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