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应当采纳”条款的立法失误及解释论应对

被引:34
作者
孙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一般应当采纳; 量刑建议; 论证义务; 程序选择权;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20.06.01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刑事诉讼法》第201条的"一般应当采纳"条款,在立法论上存在明显失误,对控审分离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为化解立法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在解释论层面探索适用该条款的妥善方案。一方面,允许法官在提供特别论证的基础上,不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并通过上诉审的事后审查机制敦促法官善尽论证义务。另一方面,当法院决定不采纳指控罪名与量刑建议做判决时,应充分保障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并探索在审判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量刑建议的若干问题 [J].
陈国庆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5) :3-18
[3]   全案移送背景下控方卷宗笔录在审判阶段的使用 [J].
孙远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155-174
[4]  
刑事诉讼法第201条规定的合理性[N]. 朱孝清.检察日报. 2019 (003)
[5]  
刑事诉讼法解释问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孙远, 2016
[6]  
辩诉交易的胜利[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 菲舍尔, 2012
[7]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麦克尔斯, 2009
[8]  
刑事法理论与实践[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林钰雄, 2008
[9]  
日本刑事诉讼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松尾浩也, 2005
[10]  
美国刑事诉讼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兆鹏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