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9
作者
韦钦胜 [1 ,2 ,3 ]
周明 [1 ,2 ]
魏修华 [1 ,2 ]
臧家业 [1 ,2 ]
战闰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黄海; 化学要素; 分布特征; 黄海暖流; 增温增盐效应; 跃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 [海水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通过分析2007年1月12日—2月4日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部分海域,表、底层海水化学要素分布基本呈现上下均匀状态,这是冬季强烈的垂直混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黄海西部沿岸流、台湾暖流前缘水、东海北部的气旋式涡旋和黄海暖流也对各要素的分布发挥着重要的影响。2)调查海域中北部122°30′~124°00′E,34°42′~36°42′N范围内,底层黄海暖流的增温增盐效应较强,且水体垂直混合作用并未到达海底,近底层有跃层存在,使底层水既保留了夏季黄海冷水团水的特性,同时又由于黄海暖流的入侵而具有暖水的性质,跃层和夏季冷水团残留水为溶解氧(DO)和pH低值区的产生以及营养盐高值区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水文条件或动力因素。生物化学作用则是形成上述现象的内在原因,而且该跃层也阻碍了各生源要素的垂向输运,使底层水与底层以上水体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化性质。3)冬季南黄海各化学要素除具有垂直均匀分布的特点外,在中北部各断面东侧还存在层化现象或锋面结构,表现为上层的垂直均匀分布和下层的梯度分布,这也是该海域近底层水体层化以及黄海暖流较强的增温增盐效应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Inventory of nutrient compounds in the Yellow Sea[J] . S.M Liu,J Zhang,S.Z Chen,H.T Chen,G.H Hong,H Wei,Q.M Wu.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 2003 (11)
[12]   Nutrient conditions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J].
Wang, BD ;
Wang, XL ;
Zhan, R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3, 58 (01) :127-136
[13]   南黄海春季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 [J].
王保栋 ;
王桂云 ;
刘峰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3) :45-50
[14]   黄海物理海洋学的主要特征 [J].
郭炳火 .
黄渤海海洋, 1993, (03) :7-18
[15]   东海北部一个气旋型涡旋的初步分析 [J].
胡敦欣 ;
丁宗信 ;
熊庆成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0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