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至2005年广州地区霍乱弧菌主要致病相关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鸣
李孝权
莫自耀
刘于飞
邓志爱
沈纪川
张欣强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霍乱弧菌,霍乱;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基因型; 霍乱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和测序研究近5年广州地区分离的霍乱弧菌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的变异情况。方法针对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基因(ctx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毒素共调菌毛亚单位A基因(tcpA)设计引物,将多重PCR方法应用于广州地区分离的276株霍乱弧菌的致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ctx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探讨ctxA扩增产物的同源性。结果近5年广州地区分离的276株霍乱弧菌中,人源株中93.9%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ctxA+tcpA+ace+zot+型)菌,其余6.1%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ctxA-tcpA-ace-zot-型)菌,临床分离的致病相关基因A型菌分离自轻、中、重型病例和带菌者,其中有68.5%分离自轻型病例,21.9%分离自带菌者,临床分离的致病相关基因C型菌中有63.6%分离自轻型病例,36.4%分离自带菌者,C型菌引起带菌者的比例高于A型菌;78株环境分离株中9.0%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菌,35.9%为致病相关基因B型(ctxA-tcpA- ace+zot+型)菌,55.1%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菌。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变异较小。结论多重PCR方法揭示了广州地区霍乱弧菌致病相关基因模式的多态性,为深入研究人源和环境来源霍乱菌株致病相关基因的演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并对本地区霍乱的预防、控制和预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O139群霍乱弧菌地方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研究 [J].
李孝权 ;
王鸣 ;
易鸿 ;
刘于飞 ;
黄冰 ;
周端华 ;
莫自耀 ;
欧忠辉 ;
柴巧学 ;
刘衡川 ;
蒋力云 ;
刘远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 (07) :608-610
[2]   广州市水产品监测中霍乱弧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研究 [J].
李孝权 ;
王鸣 ;
易鸿 ;
刘于飞 ;
周端华 ;
莫自耀 ;
黄冰 ;
肖晓蓉 ;
柴巧学 ;
柯昌文 ;
邓小玲 ;
肖丽英 ;
蔡衍珊 .
华南预防医学, 2005, (02) :35-38
[3]   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菌株同源性的快速检测 [J].
易鸿王鸣刘于飞莫自耀李孝权范健文 .
热带医学杂志, 2005, (01) :30-33
[4]   霍乱弧菌毒力因子的检测 [J].
杨彬 ;
毕振强 ;
段玉芹 ;
于吉力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9, (03)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