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23
作者
陈艳霞
王家勤
许建文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关键词
窒息; 心肌酶; 婴儿,新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52
页数: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6例分析 [J].
杨存明 ;
宋健刚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5, (03) :242-243
[2]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及心肌肌钙蛋白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 [J].
王有成 ;
汤小园 ;
施长春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03) :235-236
[3]   环磷腺苷葡胺对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李元福 ;
张士发 ;
汤荣华 .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4, (03) :191-193
[4]   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改变及意义 [J].
郭卫芳 ;
张怡娟 ;
刘琳 ;
李一欣 ;
金萍 ;
张燕斌 .
中国全科医学, 2002, (04) :278-279
[5]   新生儿窒息98例临床分析 [J].
徐春慧 .
医药论坛杂志, 2006, (16) :53+55-53
[6]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与胆红素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J].
李明 .
中国综合临床, 2005, (06) :56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