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能否弥合资本市场上的信息鸿沟?——基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的实证考察

被引:51
作者
杨玉龙 [1 ]
孙淑伟 [2 ]
孔祥 [3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3]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媒体报道; 社会关系网络; 信息鸿沟;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07.009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G212 [新闻采访和报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50301 ;
摘要
长久以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对于"媒体能否促进信息公平"一直存在争议,衍生出了针锋相对的两组假说:"信息鸿沟假说"与"上限效果假说"。本研究以资本市场上的交易数据来衡量不同投资群体间的信息差距,由开放式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高管利用校友关系建构的私有信息渠道入手,深入探讨了媒体报道能否弥合不同投资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文章发现,在开放式基金持有的投资组合中,基金经理对与其有校友关系的上市公司(关联公司)持仓份额更大;在基金投资组合存续期间,基金经理通过持仓关联公司获取了超额收益。上述证据表明基金经理通过其与上市公司高管的校友关系构建了私有信息渠道,取得了信息优势。但是,新闻报道会减弱私有信息渠道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在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开始前一年针对关联公司的新闻报道,会显著减少基金经理对于关联公司的持仓份额;在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存续期间针对关联公司的新闻报道,会显著减少基金经理可获取的超额收益。这支持了"上限效果假说",即"媒体报道可以促进信息公平"。在拓展性分析中,文章发现,政策导向媒体因其经济独立与更重视信息公平、本地媒体因其具有本地信息优势,是减少私有信息交易的主要力量,市场导向媒体、异地媒体对私有信息交易则无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69 条
[1]   媒体负面报道下的企业信息披露研究——以21世纪传媒有偿沉默事件为例 [J].
詹雷 ;
乔雪 .
会计师, 2016, (08) :5-8
[2]   机构投资者会主动管理媒体报道吗? [J].
逯东 ;
付鹏 ;
杨丹 .
财经研究, 2016, 42 (02) :73-84
[3]   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决策 [J].
方红星 ;
张勇 .
会计研究, 2016, (01) :79-86+96
[4]   从两次卧底报道对比反思新闻调查的法律界限 [J].
邓蕴 .
视听, 2015, (08) :193-194
[5]   信息公开、治理环境与媒体异化——基于IPO有偿沉默的初步发现 [J].
方军雄 .
管理世界, 2014, (11) :95-104
[7]   “福喜事件”和“卧底采访”的限度 [J].
魏永征 .
新闻界, 2014, (16) :21-24+58
[8]   证券背景独立董事、信息优势与券商持股 [J].
何贤杰 ;
孙淑伟 ;
朱红军 ;
牛建军 .
管理世界, 2014, (03) :148-162+188
[9]   关系型交易、盈余管理与盈余反应——基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视角的经验证据 [J].
林钟高 ;
郑军 ;
彭琳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 29 (02) :47-57
[10]   公司行为中的媒体角色: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 [J].
孔东民 ;
刘莎莎 ;
应千伟 .
管理世界, 2013, (07) :14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