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29
作者:
夏英华
王希柱
张昊
张桂茹
王虹
甘建辉
机构:
[1]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手术室护士;
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工作满意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2.3 [手术室护理操作];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6名手术室在职护士分成2组,研究组36人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30人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自我保健指导。进行8周的干预后,分别采用SCL-90、SAS、SDS量表评定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MSS量表评定2组干预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护士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六项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总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1个月,研究组以上六项因子评分及阳性项目数、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数值接近中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项目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中国常模(P<0.05)。2组干预前SDS及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1个月,研究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1个月后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SDS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MMS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后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可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信心及职业认同感,改善其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