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的发展演绎——从数字符号到人文向度

被引:10
作者
饶俊丽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化; 符号学; 人文向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50.7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数字人文发端于图书文献等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数字化+人文学"的结合产生了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人文研究的认知思维和知识结构,导致学术领域研究范式的变革。其中,"数字化"与"符号化"可能形成某些交界面。数字人文从技术手段问题向人文向度问题转化的同时,也使数字人文导向更具系统复杂性和思维多元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e End of Theory:The Data Deluge Makes the Scientific Method Obsolete. Chris Anderson. Wired . 2008
[2]  
人文学科,数字化[J]. 凯瑟琳·菲茨帕特里克,朱艳.  文化研究. 2013(04)
[3]   数字人文学科结构研究的回顾与探索 [J].
高瑾 .
图书馆论坛, 2017, 37 (01) :1-9
[4]  
The Shishuo xinyu as Data Visualization. Chen J W,Borovsky Z,Kawano Y,et al. Early Medieval China . 2014
[5]   数字人文背景下“远距离可视化阅读”探析 [J].
胡悦融 ;
马青 ;
刘佳派 ;
梁书涵 ;
何流 ;
王晓光 .
图书馆论坛, 2017, 37 (02) :1-9
[6]   从“数字化生存”到“符号的栖居”——论数字人文学的符号学界面 [J].
胡易容 ;
张克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2) :31-36
[7]  
数字人文及其不朽[J]. 斯坦利·费什,王斌.  文化研究. 2013(04)
[8]  
Special Report:Digital Humanities in Libraries. VARNER S,HSWE P. https://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org/2016/01/04/special-report-digital-humanities-libraries/ . 2016
[9]  
The Gutenberg elegies: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 Birkerts S. . 2006
[10]   弗兰克·莫莱蒂对“细读”的批判 [J].
高树博 .
学术论坛, 2015, 38 (04)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