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粮关系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7
作者
孙秀锋 [1 ]
秦建 [2 ]
刁承泰 [3 ,4 ]
左太安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3]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人粮关系; 土地资源承载力; 重庆市;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11.027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定量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对于区域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文以人口和粮食关系,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从分区县尺度对重庆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04-2010年间,重庆市内部各区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高低差距越来越大,土地资源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2 7年间,重庆市40个区县在不同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上的数量分布大致呈"M"型,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属于临界超载和平衡有余的区县数量处于"M"型两顶端,属于严重超载的区县数量处于"M"型中间,而属于超载和盈余的区县数量处于"M"型两低端.3 2004-2010年间,重庆市属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区县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其所对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区县数量不断减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其所对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区县数量已由2004年的13个增加到2010年的15个.该研究可为重庆市的粮食生产布局与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产量引导法的西部省区耕地质量构成及空间分异 [J].
岳云华 ;
冉清红 ;
贾祥飞 ;
谢德体 ;
孙传敏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 (07) :140-147
[2]   耕地集约利用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定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徐国鑫 ;
金晓斌 ;
宋佳楠 ;
周寅康 .
地理研究, 2012, 31 (09) :1621-1630
[3]   重庆市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 [J].
施开放 ;
刁承泰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4) :168-171
[4]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彭凌 ;
丁恩俊 ;
谢德体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1) :103-110
[5]   1995-2008年中国大陆电力消费量时空动态 [J].
李通 ;
何春阳 ;
杨洋 ;
刘志锋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403-1412
[6]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 [J].
刘东 ;
封志明 ;
杨艳昭 ;
游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1-6+398
[7]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 [J].
屈宝香 ;
张华 ;
李刚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1) :1-6
[8]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红富 ;
周生路 ;
吴绍华 ;
郑光辉 ;
花盛 ;
李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319-327
[9]   中国人粮关系的区域差异和国家粮食安全 [J].
张晶 .
经济地理, 2009, 29 (11) :1894-1897+1917
[10]   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的识别及空间分异(英文) [J].
殷培红 ;
方修琦 ;
云雅如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9, 19 (05) :53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