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能量密度的飞秒激光辐照对单晶硅的影响研究

被引:3
作者
马鹏飞 [1 ,2 ]
王克栋 [1 ,2 ]
常方高 [1 ,2 ]
宋桂林 [1 ,2 ]
杨海刚 [1 ,2 ]
王天兴 [1 ,2 ]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 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辐照; 硅; 微纳米结构;
D O I
10.16553/j.cnki.issn1000-985x.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O613.72 [硅Si];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飞秒激光在空气中对单晶硅进行扫描刻蚀,在硅表面形成一系列平行的刻蚀槽,刻蚀槽底部为密集排列的微纳米颗粒。这种微纳米结构使得硅表面在各角度都呈现黑色,同时这种微纳米结构降低了硅材料的反射率,提升了硅材料的光吸收能力。本文通过对单晶硅表面进行不同能量密度的飞秒激光辐照,发现这种降低硅表面反射率的微纳米结构的形成和其单位面积上受到辐照的激光能量密度有直接关系,过高和过低的激光通量都不利于微纳米结构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Forma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s on Silicon and Glassy Carbon Surfaces[J] . D.V. Abramov,A.F. Galkin,M.N. Gerke,S.V. Zhirnova,E.L. Shamanskaya. &nbspPhysics Procedia . 2011
[2]  
Formation of Periodic Nanoripples on Silicon and Germanium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J] . &nbspPhysics Procedia . 2011
[3]   Direct creation of black silicon using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J].
Vorobyev, A. Y. ;
Guo, Chunlei .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1, 257 (16) :7291-7294
[4]   上转换太阳电池的数值模拟 [J].
周建朋 ;
陈永生 ;
卢景霄 ;
孟晓波 ;
李艳阳 ;
王洪洪 .
人工晶体学报, 2012, (03) :605-610
[5]  
Sub-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on silicon irradiated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at 1300 and 2100 nm wavelengths. CRAWFORD T H R,HAUGEN H K.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2007
[6]   Modifications of roughness and wettability properties of metals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treatment [J].
Bizi-Bandoki, P. ;
Benayoun, S. ;
Valette, S. ;
Beaugiraud, B. ;
Audouard, E. .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1, 257 (12) :5213-5218
[7]   不同能量密度下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研究 [J].
邓泽超 ;
罗青山 ;
胡自强 ;
丁学成 ;
褚立志 ;
梁伟华 ;
陈金忠 ;
傅广生 ;
王英龙 .
人工晶体学报, 2011, 40 (06) :1547-1551
[8]   氧化性在硅太阳电池织构中的作用 [J].
李国荣 ;
周玉琴 ;
刘丰珍 .
人工晶体学报, 2011, (05) :1097-1101
[9]   单晶硅制绒中影响金字塔结构因素的分析 [J].
李海玲 ;
赵雷 ;
刁宏伟 ;
周春兰 ;
王文静 .
人工晶体学报, 2010, 39 (04) :857-861
[10]   飞秒激光作用下单晶硅的吸收系数和烧蚀阈值 [J].
彭爱莲 ;
彭玉峰 ;
张永涛 ;
李阔湖 ;
陈靖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