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75
作者
刘芷君 [1 ]
谢小训 [1 ]
谢旻 [1 ,2 ]
王体健 [1 ]
朱新胜 [3 ]
欧阳琰 [3 ]
冯文 [2 ]
朱宽广 [1 ]
束蕾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3]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臭氧污染;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臭氧浓度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近海城市臭氧年均浓度较高,均高于60μg·m-3,内陆城市浓度较低,均低于50μg·m-3,而NO2分布与之相反,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长三角地区四季臭氧日变化皆为典型的单峰型,夏季日最小值出现在06:00,其他季节推迟约1 h,日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前后。夏季臭氧日变化的峰值浓度最大,为168μg·m-3,冬季臭氧日变化的峰值浓度最小,为85μg·m-3。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大气环境化学.[M].唐孝炎; 张远航; 邵敏;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2] 上海臭氧及前体物变化特征与相关性研究
    陈宜然
    陈长虹
    王红丽
    李莉
    黄海英
    黄成
    陈明华
    张钢锋
    周敏
    苏雷燕
    乔月珍
    [J]. 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 (05) : 44 - 49
  • [3] 北京市夏季O_3、NO_x等污染物“周末效应”研究.[J].石玉珍;徐永福;王庚辰;石立庆;.环境科学.2009, 10
  • [4] 上海地区臭氧周末效应研究
    唐文苑
    赵春生
    耿福海
    彭丽
    周广强
    高伟
    许建明
    Xuexi Tie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1) : 99 - 105
  •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3和PM10的区域污染特征模拟
    李莉
    陈长虹
    黄成
    黄海英
    李作攀
    Joshua S Fu
    Carey J Jang
    David G Streets
    [J]. 环境科学, 2008, (01) : 237 - 245
  •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
    徐晓斌
    林伟立
    王韬
    孟昭阳
    王瑛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5) : 211 - 216
  • [7] 北京市大气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研究
    马一琳
    张远航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1) : 14 - 17
  • [8] 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孔琴心
    刘广仁
    李桂忱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1) : 61 - 66
  • [9] 中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
    张远航
    邵可声
    唐孝炎
    李金龙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Z1) : 260 - 268
  • [10] Measurement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ozone over Beijing from 2007 to 2010.[J].Pengfei Chen;Jiannong Quan;Qiang Zhang;Xuexi Tie;Yang Gao;Xia Li;Mengyu Hua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