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李志强
吴心怡
机构
[1]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6.04.004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分别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8-2013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耦合协调度虽整体偏低,但是对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两业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更为突显。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两业互动融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J].
李海舰 ;
田跃新 ;
李文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2]   基于G-L指数的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类型研究 [J].
项义军 ;
赵阳阳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5) :3-16
[3]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J].
杜传忠 ;
王鑫 ;
刘忠京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6) :19-28
[5]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J].
孔婷 ;
孙林岩 ;
冯泰文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357-364
[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 [J].
胡晓鹏 ;
李庆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2) :33-46
[7]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J].
徐力行 ;
高伟凯 .
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2) :53-56
[8]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9]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J].
刘重 .
天津社会科学, 2006, (02) :89-92
[10]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