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小兴安岭地区生物量变化及地统计分析

被引:7
作者
毛学刚
李明泽
范文义
姜欢欢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生物量; 森林生物量; 地统计; 小兴安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后三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同期的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为基础,应用遥感信息模型的方法,估算了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物量,并应用GIS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后三个时期的森林生物量时空变化、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物量自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以后整体上呈现了波动变化,研究区80年代低等级生物量占绝对优势,生物量值普遍较低,呈现低等级生物量连片化分布,空间自相关程度较高,但80年代的中高等级生物量的随机因素增强,说明人为干扰程度不断加强。研究区90年代的中等级生物量占主要优势,主要是80年代占优势的低等级生物量转化为中等级生物量。10多年的变化说明,生物量整体上呈恢复趋势;由于数据主要集中在90年代末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启动,森林状态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生物量值整体上有所提高。研究区2000年以后生物量整体上的空间自相关性不高,但是中高等级生物量相近,并且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变化,中等级生物量呈现大片分布,但高等级生物量斑块的规模较小,破碎化仍然存在,人为干扰等随机因素和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相近,出现稳定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10 / 11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Generalized allometric volume and biomass equations for some tree species in Europe [J].
Muukkonen, P. .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07, 126 (02) :157-166
[1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in forests of the eastern USA [J].
Brown, SL ;
Schroeder, P ;
Kern, JS .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999, 123 (01) :81-90
[13]   中国油松林储碳量基本估计 [J].
马钦彦,谢征鸣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996, (03) :31-34
[14]   中国森林C汇功能基本估计 [J].
康惠宁,马钦彦,袁嘉祖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