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韧性剪切带理论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学滨
潘一山
马瑾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辽宁阜新,辽宁阜新,北京
关键词
应变局部化; 韧性剪切带;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剪应力(率); 体积应变(率); 空隙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 [地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质领域中存在的大量事实都可以归为应变局部化范畴 ,韧性剪切带是剪切应变局部化带。本文首次应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对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了韧性剪切带内部局部剪应变 (率 )分布规律 ,剪切带错动总位移及剪切带法向位移的理论表达式 ,以及韧性剪切带内部体积应变 (率 )和孔隙率分布规律。剪应变局部化导致了体积应变和孔隙率局部化。随着应变软化的加剧 ,剪应变、体积应变和孔隙率局部化加剧 ;随着应力率绝对值的增加 ,剪应变率、体积应变率集中程度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地震与断层力学.[M].(美)[C.H.肖尔茨]ChristopherH.Scholz著;马胜利等译;.地震出版社.1996,
[2]  
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M].()兰姆塞(Ramasy;J.G.);()胡伯(Huber;M.I.)著;徐树桐主译;.地质出版社.1991,
[3]  
构造地质学.[M].朱志澄;宋鸿林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4]  
岩体结构力学.[M].孙广忠著;.科学出版社.1988,
[5]  
塑性力学基础.[M].王仁等著;.科学出版社.1982,
[6]   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 [J].
王绳祖 .
地质学报, 1993, (01) :1-18
[7]   我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 [J].
丁国瑜 ;
李永善 .
地质学报, 1979, (01)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