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治理机制缘何“异化”?——社员合作博弈的视角与来自浙南M镇的证据

被引:29
作者
陈东平
周振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内部治理机制; 合作博弈; 重购成本;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2.02.031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遵循组织内部利益分配的合作博弈范式,植入表示要素稀缺程度的"重购成本",分析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治理机制"异化"的原因,并由来自浙南M镇的案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政府部门一方面要承认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变更的必然性,同时必须设计有效的制衡机制,实现互助社内部矛盾的协调,以保持互助社的"金融自救"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生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分析——基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考察 [J].
王建英 ;
陈东平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11, (02) :19-24
[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 [J].
沈杰 ;
马九杰 .
经济纵横, 2010, (06) :75-79
[3]   合作博弈框架下企业内部权力的分配 [J].
卢周来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106-118
[4]   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绩效分析 [J].
王江 ;
神田键策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37-441
[5]   不完备契约与财务目标的状态依存及其边际修正 [J].
雷新途 ;
李世辉 .
会计研究, 2007, (04) :47-53+95
[6]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 [J].
何广文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7, (04) :3-8
[7]   要素间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与企业产权演进逻辑 [J].
黄桂田 ;
李正全 .
经济科学, 2003, (05)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