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干湿气候区C3草本植物δ13C值及其与湿润指数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刘贤赵 [1 ,2 ,3 ]
李朝奎 [1 ]
徐树建 [3 ]
王文文 [2 ]
王国安 [4 ]
赵丽丽 [2 ]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3] 临沂大学地理系
[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干旱气候区; 碳同位素; C3草本植物; 湿润气候区; 湿润指数; 中国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中国北方C3草本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以及有关该区植被碳同位素资料的收集,共获取了47个样点的地理位置、气候因子和325个植物样品的碳同位素数据;计算了中国北方不同气候分区的湿润指数,分析了C3草本植物δ13C值的空间特征以及与湿润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所调查的范围内,中国北方地区C3草本植物δ13C值的分布区间为-29.9‰--25.4‰,平均值为-27.3‰。C3草本植物δ13C的平均值从半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地区再到干旱地区显著变重;3个气候分区植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29.9‰--26.7‰(半湿润区)、-28.4‰--25.6‰(半干旱区)和-28.0‰--25.4‰(干旱区)。一元回归分析表明,各气候分区C3草本植物δ13C值与湿润指数的关系存在差异,在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整个北方地区,C3草本植物δ13C值与湿润指数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随着湿润指数的增加,C3植物δ13C平均值均变轻,但下降幅度不同。而在北方干旱气候区内,C3草本植物δ13C与湿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湿润指数每升高0.1,植物δ13C平均值增加1.3‰。年均温度可能是决定该区内各样点湿润指数和C3植物对13C分馏能力差别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河西走廊中部沙漠植物δ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 [J].
苏培玺 ;
陈怀顺 ;
李启森 .
冰川冻土, 2003, (05) :597-602
[22]   中国北方黄土区C-3草本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J].
王国安 ;
韩家懋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550-556
[23]   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J].
冯虎元 ;
安黎哲 ;
陈拓 ;
徐世健 ;
强维亚 ;
刘光 ;
王勋陵 .
冰川冻土, 2003, (01) :88-93
[24]   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 [J].
陈拓 ;
马健 ;
冯虎元 ;
何元庆 ;
徐世健 ;
强维亚 ;
安黎哲 .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342-345
[25]   植物生长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对气候的响应 [J].
宁有丰 ;
刘卫国 ;
曹蕴宁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3) :105-108
[26]   中国北方C3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温度关系 [J].
王国安 ;
韩家懋 ;
周力平 .
中国地质, 2002, (01) :55-57
[27]   C4植物的出现与全球环境变化 [J].
韩家懋 ;
王国安 ;
刘东生 .
地学前缘, 2002, (01) :233-243
[28]   中国西北C-3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关系初探 [J].
王国安 ;
韩家懋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1, (04) :494-499
[29]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J].
苏波 ;
韩兴国 ;
李凌浩 ;
黄建辉 ;
白永飞 ;
渠春梅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6) :648-655
[30]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信息 [J].
李相博 ;
陈践发 ;
张平中 .
沉积学报, 1999, (02) :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