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被引:33
作者
钟大康 [1 ]
周立建 [1 ]
孙海涛 [1 ]
姚泾利 [2 ]
刘显阳 [2 ]
罗安湘 [2 ]
邓秀芹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层岩石学特征; 鄂尔多斯; 延长组; 陇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是该地区的主要产油层,素以"低孔低渗"而闻名。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等分析化验对该地区延长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中粒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总体上从西部耿湾—环县向东至合水—塔儿湾,砂岩成分成熟度逐渐增高;下部的长8—长10及上部长1—长4+5较粗,为中—细粒砂岩,中部长6、长7较细,多为粉—细砂岩。砂岩岩屑含量高、类型丰富,发育泥岩、白云岩等沉积岩岩屑,喷发岩、花岗岩等岩浆岩岩屑及板岩、千枚岩、片岩等变质岩岩屑,其中长8—长10以喷发岩岩屑为主,含量东西差异小,长1—长7以白云岩岩屑为主,含量西高东低;变质岩岩屑各层段都存在;云母在东部含量较高。按岩屑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分为刚性和塑性两大类,其中刚性可再细分为易溶与难溶两类,塑性可细分为易压实变形及易蚀变两类。此项研究成果对于分析延长期的盆地演化、物源类型及储层后期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物源与盆地底形分析 [J].
吕强 ;
赵俊兴 ;
陈洪德 ;
申晓莉 ;
罗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10-616
[2]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成岩相与储层分布 [J].
刘小洪 ;
罗静兰 ;
郭彦如 ;
韩品龙 ;
赵俊英 .
地质通报, 2008, (05) :626-632
[3]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王金鹏 ;
彭仕宓 ;
赵艳杰 ;
史基安 ;
王琪 ;
李爱荣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170-174
[4]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长4+5储层物源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王洪建 ;
吴小斌 ;
孙卫 ;
张志国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01) :38-43
[5]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J].
文华国 ;
郑荣才 ;
陈洪德 ;
方艳兵 ;
陈志华 ;
郑超 ;
李虹 .
石油学报, 2007, (04) :46-51
[6]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 [J].
张晓莉 ;
谢正温 .
矿物岩石, 2006, (04) :83-88
[7]   鄂尔多斯西部长6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石油学报, 2005, (05) :21-27
[8]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徐旭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365-370
[9]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成岩相研究 [J].
窦伟坦 ;
田景春 ;
徐小蓉 ;
朱平 ;
夏青松 ;
倪新锋 ;
张翔 ;
聂永生 ;
杨华 ;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29-132
[1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相对高孔渗砂岩储集层的控制因素分析 [J].
王新民 ;
郭彦如 ;
付金华 ;
刘化清 ;
陈启林 ;
李天顺 ;
廖建波 ;
张春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