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25
作者
卢方元
王茹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熵值法; 中原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权重最大;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在前3名的阜阳市、鹤壁市、徐州市的综合得分高于排在后3名的晋城市、淮北市、长治市综合得分的2倍;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只有阜阳、鹤壁、徐州、新乡、郑州、济源的综合得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区研究——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 [J].
程绍铂 ;
杨桂山 ;
李大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4) :149-152+157
[2]   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 [J].
傅晨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5) :26-33+110
[3]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 [J].
蒋和平 ;
黄德林 ;
郝利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S1) :52-60+69
[4]   对完善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J].
李林杰 ;
郭彦锋 .
统计与决策, 2005, (13) :34-36
[5]   北方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定量评价 [J].
易军 ;
张春花 .
中国软科学, 2005, (01) :134-139
[6]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 [J].
刘晓越 .
统计研究, 2004, (02) :10-16
[7]   目标 条件 对策——浅议北京市农业现代化 [J].
焦守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5) :48-55
[8]   对推进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J].
柯炳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9) :4-8
[9]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主要问题 [J].
刘明 ;
王克林 ;
谢炳庚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74-178
[10]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韩中庚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