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性”的概念重构——数字时代的淘宝村建构

被引:36
作者
孙萍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性; 内生性; 淘宝村; 乡村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数字乡村的研究中,"乡村性"在理论上有所挣扎,它的"责任"和"义务"似乎只是阐明乡村与城市是全然不同的意义建构。以浙江缙云"淘宝村"的乡村文化实践为例,本文打破这种二元范式,并试图阐释"乡村性"的展现不以城乡二元对立为前提,也不以乡村抗衡资本和全球化的预设为基础。恰恰相反,数字化时代的乡村带有鲜明的"内生性"。这种内生性融合了基层引导、商业模式、乡土文化、公益事业和社会关系的多个层面,展现了乡村组织和邻里关系兼容并蓄的文化实践。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乡村性"不但展现了地方独特的地理、自然和人文传统,也体现了乡村逻辑与城市话语的融合与交流。"乡村性"并没有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被消解,而是通过乡村多元主体的发展实践和社会网络关系得以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0+243 +24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数字技术赋权与包容性创业——以淘宝村为例 [J].
彭瑞梅 ;
邢小强 .
技术经济, 2019, 38 (05) :79-86
[2]   技术化社会治理的异步困境 [J].
邱泽奇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4) :2-26+242
[3]   互联网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框架思考——基于山东“淘宝村”的传播社会学分析 [J].
马克秀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7, 24 (04) :40-46
[4]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J].
张良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3) :16-26+94
[6]   城镇化、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与制度激励 [J].
张元庆 .
财经科学, 2016, (01) :121-132
[7]   乡村文化传播 [J].
沙垚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22 (12) :101-108
[8]   生态社会主义:乡村视野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意义 [J].
赵月枝 .
天府新论, 2015, (06) :66-72
[9]   城乡传播新关系:发展传播学的视角 [J].
刘晶 ;
陈世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6 (02) :112-117
[10]   全球信息网络与乡村性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广州里仁洞“淘宝村”为例 [J].
吴昕晖 ;
袁振杰 ;
朱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7 (02) :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