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东海沿岸上升流的数值计算
被引:1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义勇
机构
: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来源
:
海洋湖沼通报
|
1998年
/ 03期
关键词
:
东海;
上升流;
D O I
:
10.13984/j.cnki.cn37-1141.1998.03.001
中图分类号
: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运用Backhaus的三维非线性模型,同时考虑潮、风和台湾暖流的作用,本文计算了夏季我国东海沿岸上升流。结果表明,东海沿岸从杭州湾口外一直到闽北的海底坡折区上存在明显的上升流,它是带状分布,宽约40km,舟山近海的强上升流出现在30m层,向南则可达到较深的水层,流速一般为6.5×10-3cm/s。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风和台湾暖流引起东海沿岸上升流数值计算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义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光耀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25
-31
[2]
东海沿岸潮致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J].
黄祖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黄祖珂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光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义勇
;
娄安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娄安刚
;
杜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杜勇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6,
(04)
:19
-26
[3]
浙江沿岸上升流和沿岸锋面的数值研究
[J].
刘先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刘先炳
;
苏纪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3)
:305
-314
[4]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J].
潘玉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潘玉球
;
徐端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徐端蓉
;
许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许建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01
-411
[5]
浙江近海存在沿岸上升流的证据
[J].
许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许建平
;
曹欣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曹欣中
;
潘玉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潘玉球
.
海洋湖沼通报,
1983,
(04)
:17
-25
[6]
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J].
胡敦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胡敦欣
;
吕良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吕良洪
;
熊庆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熊庆成
;
丁宗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丁宗信
;
孙寿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孙寿昌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03)
:131
-133
[7]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shelf sea dynamics[J] . Jan O. Backhaus.Deutsche Hydrographische Zeitschrift . 1985 (4)
←
1
→
共 7 条
[1]
风和台湾暖流引起东海沿岸上升流数值计算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义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光耀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25
-31
[2]
东海沿岸潮致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J].
黄祖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黄祖珂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光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义勇
;
娄安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娄安刚
;
杜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杜勇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6,
(04)
:19
-26
[3]
浙江沿岸上升流和沿岸锋面的数值研究
[J].
刘先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刘先炳
;
苏纪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3)
:305
-314
[4]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J].
潘玉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潘玉球
;
徐端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徐端蓉
;
许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许建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01
-411
[5]
浙江近海存在沿岸上升流的证据
[J].
许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许建平
;
曹欣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曹欣中
;
潘玉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潘玉球
.
海洋湖沼通报,
1983,
(04)
:17
-25
[6]
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J].
胡敦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胡敦欣
;
吕良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吕良洪
;
熊庆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熊庆成
;
丁宗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丁宗信
;
孙寿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孙寿昌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03)
:131
-133
[7]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shelf sea dynamics[J] . Jan O. Backhaus.Deutsche Hydrographische Zeitschrift . 1985 (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