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140ka以来沉积特征与古环境

被引:19
作者
侯献华 [1 ,2 ,3 ]
郑绵平 [1 ,2 ,3 ]
张成君 [4 ]
施林峰 [1 ,2 ,3 ]
王有德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4]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
[5] 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关键词
U系年代; 沉积特征; 成盐期; 碳氧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0.11.008
中图分类号
P512.2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盐湖沉积中心的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U系年代学研究,建立了该地区140kaBP以来的湖相地层沉积序列。从沉积特征来看,期间共经历了8次成盐期和6次淡化期,成盐期沉积的主要矿物为石盐、石膏、芒硝和白钠镁矾。淡化阶段主要矿物为粘土(伊利石占绝大多数,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和石英长石。对该时段碳氧同位素分析显示,140~113kaBP(92~84m),同末次间冰期的演化阶段(5e)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113~93kaBP(84~78m)(5d),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看,该阶段也有多次气候的颤动发生,在78~80m层段,有近2m厚的中粗粒芒硝,其为冷相矿物,这说明该阶段水体温度变化频繁;此外,93~87kaBP(78~74.6m)、87~79.5kaBP(74.6~67.5m)、79.5~76kaBP(67.5~63.5m)也都分别对应着末次间冰期后的5c、5b、5a三个阶段。76~72kaBP(60~64m)(MIS4),氧同位素组成快速偏重(-4‰~-8‰(PDB)),温度下降,水体明显咸化;72~30kaBP(60~16m)(MIS3),总体碳氧同位素组成偏重,代表干凉的古气候环境,期间有两次成盐期,代表了冷干时段;30~14kaBP(16~0m)(MIS2),氧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重,代表了末次盛冰期的到来,进而结束了湖泊水体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623 / 16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藏高原扎布耶盐湖128ka以来沉积特征与古环境记录 [J].
郑绵平 ;
袁鹤然 ;
刘俊英 ;
李延河 ;
马志邦 ;
孙青 .
地质学报, 2007, (12) :1608-1617+1779
[2]   青藏高原第四纪泛湖期与古气候 [J].
郑绵平 ;
袁鹤然 ;
赵希涛 ;
刘喜方 .
地质学报, 2006, (02) :169-180
[3]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J].
葛兆帅 ;
杨达源 ;
李徐生 ;
任朝霞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55-560
[4]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波动 [J].
康安 ;
朱筱敏 ;
韩德馨 ;
王延斌 ;
康强 .
地质通报, 2003, (01) :12-15
[5]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J].
施雅风 ;
李吉均 ;
李炳元 ;
姚檀栋 ;
王苏民 ;
李世杰 ;
崔之久 ;
王富保 ;
潘保田 ;
方小敏 ;
张青松 .
地理学报, 1999, (01) :12-22
[6]   第四纪盐湖沉积与古气候 [J].
郑绵平 ;
赵元艺 ;
刘俊英 .
第四纪研究, 1998, (04) :297-307
[7]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J].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1998, (03) :41-45
[8]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所揭示的环境气候信息 [J].
吴敬禄 ;
王苏民 ;
沈吉 .
湖泊科学, 1996, (02) :113-118
[9]   内陆封闭湖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剖面的古气候意义 [J].
卫克勤,林瑞芬 .
地球化学, 1995, (03) :215-224
[10]   青海湖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参数的研究 [J].
张彭熹,张保珍,钱桂敏,李海军,徐黎明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25-238